能源企業VI設計標志設計形象老化:國際上的大品牌一定時期后會固定地換標,柯達、英特爾等企業都換過幾次。殼牌100年來換過十幾到二十次標,但其主題80%未變。IBM也是一個頻繁變換標志的公司,但是人們并沒感覺到它翻天覆地的變化。有趣的是,標識經常能反映一個時代的潮流。現在的標識越來越立體,色彩越來越豐富和富有靈性,字體越來圓潤。而且,英文過去大寫比較多,但是現在小寫大行其道,如埃森哲和BP就發生過大小寫的轉換。小寫常常有謙虛和現代的感覺。在設計公司看來,這種潮流的變化就像一個人現在用毛筆寫字,別人會覺得是古典。或者說,這種變化類似過去的車是長頭長尾,現在卻是圓形居多,未來卻可能是另外一種樣子。當然, 設計公司還特意提到很多品牌是漸變,如聯通就是結構不變,而顏色變――如果全變可能會把公司的資產“去除”掉了。
企業文化的轉變:這類比較常見于中國企業,比如有些國企就進行了企業文化的變革,通過標志變化使形象一振,也讓員工感受到改變。全球化也是更換標志的重要原因。對于國內企業來說更為突出。他們面臨兩類問題:名稱國外無法注冊(如聯想的LEGEND);還有一類是名稱不變,標識存在如何適應國際化的問題。 設計公司參加過柳工的標志更換。原來公司的標識中文比較大,現在改成了中英文比重接近,而且由于“liugong”的英文很多老外不會念,后來就把“L”和“G”變成了大寫。 設計公司還特意提到,很多人認為中文上不了國際化的臺面,其實很多老外,特別是日本人把中文看成一種圖案,在她參加的華僑城的能源企業VI設計標志設計中,就把華僑城寫成了草書后面跟著它的英文縮寫OCT。
賦予品牌一個任務,對于設計公司來說,比較大的困難在于,企業主只看重能源企業VI設計LOGO的變化而忘記其后面的整體品牌的變化,經常有國內的企業喜歡“給我100個讓我挑挑看”。他們喜歡用征集的方式來更換能源企業VI設計LOGO,但是這樣的做法少了標志和品牌之間的連接。舉例來說,假如聯想要換標,一開始就拿著現在的LONOVO的標識去,聯想的人肯定會問,為什么用這個圖案,字體為什么是這樣的?這些問題常常讓人無法回答,要溝通的東西太多。
“是品牌設計而不是LOGO設計?!彼?,正確的方法應該是:先明確品牌要變成什么樣,然后再明確品牌最想要改變別人什么看法。也就是說,先賦予品牌一個任務,再賦予能源企業VI設計LOGO一個任務。如BP表達的是理想、關懷;聯邦快遞表達的是使命必達,DHL強調的卻是速度。換標是一個說故事的過程,內部的員工首先要懂,才會說給別人聽。換標只是一個開始,就像換衣服一樣,提醒人們的注意力。-酒店VI設計 http://www.hotelcis.com。
(注明:轉載必須注明來源于人和時代機構 http://www.hztltxyl.com 作者:先鋒)